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晴天
今日氣溫
32 ~ 34
  • 臺南
    AQI
    AQI
    25
    空氣品質指標
    良好
  • 新營
    AQI
    AQI
    19
    空氣品質指標
    良好
  • 善化
    AQI
    AQI
    23
    空氣品質指標
    良好
  • 安南
    AQI
    AQI
    28
    空氣品質指標
    良好
  • 麻豆
    AQI
    AQI
    27
    空氣品質指標
    良好
晴天
今日氣溫
32 ~ 34
  • AQI
    臺南
    25
    良好
  • AQI
    新營
    19
    良好
  • AQI
    善化
    23
    良好
  • AQI
    安南
    28
    良好
  • AQI
    麻豆
    27
    良好

臺南400+ 世界交陪 太平境教會承先啟後 跟隨馬雅各腳蹤尋根

發稿單位:文化局

發稿時間:113年6月25日17:15

 

太平境教會是臺灣最早的長老教會之一,是英國長老會第一位駐臺灣宣教師馬雅各建立。作為臺南400與世界交會的起頭,太平境教會透過辦理走向現代的臺南城區歷史走讀16場、跟隨馬雅各的腳步尋根之旅4場,以及在太平境教會辦理基督教宣教在臺400年特展,展示教會在醫療、宣教、教育及社會服務的多種面向,見證台南400年來與世界對話的故事。

 

臺南作為台灣基督宣教與中西文化交融的發源地,正是基督教在台灣發展的縮影。「基督教宣教在臺400年特展」第一部為世界交會的起頭「甘治士與熱蘭遮」,第二部現代醫療的起頭「馬雅各與二老口」,第三部教育的起頭「巴克禮與太平境」,第四部福音廣傳的起頭「本土信徒與社會連結」,第五部未來世界的起頭「宣教400與臺南400」;特展從首位來台的新教牧師甘治士主持熱蘭遮宗教事務,開啟西拉雅族宗教信仰,接著馬雅各醫師來臺南,於二老口街設立醫館與禮拜堂,帶來了新式醫療結合宣教紮根臺南。更有身為語言專家的巴克禮牧師設立台南神學院,奉獻台灣 60年;另許多接受現代教育與台南仕紳也與太平境教會有密切關係,如林茂生教授、韓石泉醫生等,長久以來教會持續透過教育推廣及社會服務,為這片土地帶來平安與祝福。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大眾蒞臨參觀。

 

此次基督教宣教在臺400年活動最受民眾青睞的是「跟隨馬雅各的腳步尋根之旅」,也是太平境教會首次開放高雄內門及臺南左鎮跨區域走讀馬雅各文化路徑。尋根之旅一開放報名隨即秒殺,吸引來自高雄、台南、及台中等地區非基督徒民眾參加,大家跟著馬雅各的醫療傳道文化路徑,走讀高雄內門木柵、永興及臺南左鎮、岡林等超過150年的百年教會。

 

長老教會在淺山地區的宗教開拓史,源自1865年12月馬雅各醫師在安平海關必麒麟陪同下,造訪府城淺山岡仔林(Kong-a-na)、木柵(Bak-sa)等地,意外開啟了向平埔族群傳教的契機;一般來說,教會的事工包羅萬象,像內門木柵教會除了周末固定的宗教禮拜活動,平時也辦理社區長者日照服務及送餐服務,特別的是還設有旅外團契服務「木柵僑」及服務外配新住民的「路得團契」。

 

原稱拔馬教會的左鎮教會,去年在文化局社區營造補助的「左鎮火炬文化傳承共好計畫」,透過在地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的媒合,結合教會及左鎮國小運用在地故事及在地技藝透過工作坊培訓,讓在地學子學習用在地媒材,如月桃、刺竹等研發製作傳統火炬及創新電子火把、代禱牆等,並於聖誕節邀社區民眾及學校一起報佳音,展現教會與社區及學校共好的文化融合。

    

太平境教會主任牧師朱忠宏表示,今年適逢太平境設教159周年,又逢臺南400盛會,所以「臺南400+」特展即以此面向為主軸,帶領大家認識基督教的信仰美好腳蹤、教育及社會服務。朱牧師提起1954年後使用至今的太平境教會禮拜堂採用仿哥德式建築,格局採用古羅馬巴西利卡的長方型建築形式,並以十字架作為窗框的主軸,教堂主堂上方築有高達18公尺的鐘塔,教堂內也設有台灣第一台管風琴(1978年);教會建築在2019年曾入選「臺灣教堂郵票」;另外,教會擁有歷史資料館,收藏早期長老教會主日學教學用品與傳福音的文物,以及「宇宙主宰」、「大啟恩門」等百年匾額,歡迎有興趣民眾把握機會,在周二至周六的上班時間(上午八點到下午六點)內蒞臨教會觀賞,特展展期至今年9月底結束。

    

文化局表示,本次《400+》民間參與計畫共有八大主題,包含文化治理、全民教育、全民運動、未來生活等,期許太平境教會在文化治理及教育領域中,特別彰顯台南400的宣教活動與世界交會的歷史,將族群融合的故事再次見證歷史與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有關見證臺南400 世界交會城區歷史文化走讀路線,從馬雅各醫生來台第一宣教地看西街教會,沿著馬雅各紀念青年公園(原東區青年公園)、以白話字寫作出版聞名及台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台灣教會公報社(原稱「聚珍堂」),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台南神學院,第一間西式醫院新樓醫院等歷史場域,共計辦理16梯次文化走讀,每梯次開放40人參加,目前尚有6個梯次可以報名,有興趣的民眾請洽太平境教會06-2282184朱牧師。